首页

调教夫妻

时间:2025-05-28 07:35:50 作者:“中非驿站”落户上海 文化交流增进中非友谊 浏览量:68126

  中新网上海5月27日电(范宇斌 骆倪缘)近日,“共享芬芳 艺路同行”——中非文化交流活动在上海举行。此次活动不仅庆祝“中非驿站”落户上海,也以文化艺术为纽带,推动中非人文交流与友好合作。

  本次活动融合了艺术展览、文艺演出与交流互动三大板块。来自诺宝美爱艺术团的成员与津巴布韦民间艺术家携手演绎经典歌曲,现场观众沉浸式体验非洲传统饮食,欣赏中非融合的音乐与绘画作品。

  赛诺爱非(上海)文化交流中心执行主任、中津交流中心主席刘龙回忆了15年前初到津巴布韦并邂逅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感动时刻,讲述了自己与非洲结缘、投身中非文化与公益合作的历程。他表示,“中非驿站”落户上海宝山,将通过文化艺术传播与社会公益,推动中非民间交往走深走实。

活动现场。 陈文杰 摄

  上海市侨联主席齐全胜对旅非侨胞致力于推动中非交流合作表示敬意,对“中非驿站(上海)”的启动表示祝贺,并向驿站负责人刘龙赠送了由旅非侨胞赵宝培编著的《非洲变形艺术》。

活动现场。 陈文杰 摄

  在演出环节,现场观众共同经历了一段跨越国界、直抵人心的音乐之旅。来自津巴布韦的艺术家以一曲《Heal the World》开启表演。非洲鼓表演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一首绍纳语歌曲《Madiro》将观众带入津巴布韦传统文化之中。“Madiro”一词在绍纳语中意为“感恩”,整首歌表达了对友情、生命与自然的感激之情,旋律明亮而温暖。

活动现场。 陈文杰 摄

  在活动的尾声,一首充满深情的英文歌曲《You Raise Me Up》为本次活动增添了一份别样的温暖与感动。这首激励人心的经典之作,由中非艺术家携手演绎。尽管他们仅在活动开始前匆匆排练了十余分钟,但当旋律响起,两位歌者用他们真挚的情感与默契的配合,瞬间在现场营造出一种跨越语言与文化的共鸣。

  据悉,诺宝中心、赛诺爱非(上海)文化交流中心、中非驿站(上海)当日签署合作备忘录,将在助力中国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改善非洲贫困地区生存状况、增进中非友谊等领域积极合作,为公益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李国英:2023年水利建设全面提速

悲惨世界》是法国文学经典,这次中国艺术家、中国的制作团队和法国的艺术家联合给这部影响世界的文学作品注入了新的解读,呈现新的表现形式,这就是中国元素。中国元素不一定是一个具体符号,并不是京剧、书法才叫中国元素。我认为,整个作品的制作系统是中国的,就能呈现出不同的东西,就是我们对于人类文化的一种贡献。

广西南宁宾阳县房屋倒塌已致4人遇难

1997年,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带领团队来到宁夏,把带来的6箱菌草苗,种在闽宁镇“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的戈壁滩上。靠着之后成立的菌草技术扶贫示范基地,从西海固大山里易地扶贫搬迁到此的群众学习用菌草种植双孢菇,第一次尝到了产业脱贫的甜头。助力脱贫的菌草,也被当地人称为“幸福草”。

万千气象看中国 |“我希望两周内能去山西考察”

习近平主席的贺电,体现出中国对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关系要放在宏阔视野下来思考和谋划,为两国人民带来福祉,为人类进步展现担当。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始终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世界负责的态度发展中美关系,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

内蒙古沙日塔拉遗址发掘实证4000年前人群交往交融历史

在雷宁看来,委员工作室接地气、很务实,能解决实际问题。“他们还开展过深入推进羊楼洞文化挖掘和文旅产业发展的协商,羊楼洞现在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不断得到改善。”雷宁说。

旅澳华人画家任建国西藏初印象:比想象更现代化

丹尼尔是来自哥伦比亚的一名机械工程师,2024年10月,包括丹尼尔在内的40名哥伦比亚波哥大地铁一号线员工,远渡重洋来到中国陕西,在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通学院和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为期15个月的地铁知识培训与实习。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